本报讯近日,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发布了《中国成人患者微营养素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针对临床常见疾病状态,如炎症性肠病、短肠综合征、老年共病、减重营养管理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使用情况等,提出13个问题、30条推荐意见,旨在为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的临床规范应用提供参考。
微营养素(MNs)包括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人体代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素。充足的MNs摄入是机体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主要营养素有效代谢和能量供应的前提保障。目前,营养治疗已由满足蛋白质和能量的需求,发展到满足包括MNs在内的全方位人体营养的需求。《指南》推荐,医学营养治疗(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的全周期均需提供充足的MNs。营养治疗的同时常规补充MNs,一般应包括12或13种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重症患者是否需要常规补充MNs?《指南》推荐,重症患者常伴有MNs不足,应常规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于开始营养治疗的患者,可通过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进行补充。尚无证据显示在重症患者中额外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可临床获益。维生素B1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对重症患者(除长时间及饥饿状态外)并无短期获益和长期认知改善的证据。尚无证据显示静脉额外补充硒或者联合其他抗氧化营养素治疗可临床获益。
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如何进行MNs管理?《指南》推荐,IBD(包括缓解期)患者可定期监测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平,出现缺乏时予以纠正。对于合并缺铁性贫血的IBD患者应常规补充铁剂,以纠正贫血和改善机体铁储存;病情缓解期或轻度活动期者以口服为主。
短肠综合征(SBS)患者易缺乏哪些MNs?《指南》推荐,SBS患者易缺乏维生素,应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回肠大量切除患者易缺乏维生素B12;需要营养治疗者应补充足量的维生素,有条件者可定期监测维生素水平。SBS患者锌缺乏较为常见;消化液大量丢失是缺乏的危险因素;应在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同时补充足量微量元素。
肝病患者应关注哪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缺乏?《指南》推荐,肝病患者容易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等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锌、硒等微量元素;营养治疗的同时应补充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当MNs水平低于正常时,应结合炎症反应指标并动态监测MNs以证实MNs缺乏的真实性;需要持续补充MNs时,有条件者可定期监测MNs。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是否有促进老年健康的作用?《指南》推荐,对于老年人群,长期补充B族维生素(特别是叶酸),可延缓认知功能减退。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50纳摩尔/升可增加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联合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有助于预防跌倒。
减重营养管理中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补充有何作用?《指南》推荐,减重限能量饮食尤其极低能量饮食干预时,应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与微量元素,以预防因限制饮食所致的营养缺乏。不同减重术式术后应针对性补充所需的MNs,以降低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鼓励减重术后长期补充维生素D;胃旁路术后易发生维生素B12缺乏,有条件者可加强监测。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4年3月15日3版)
排版、美编:王莎
审核:欧阳美华
1.
2.
微信公众号|中国食品报新闻